以古中醫的術語,以下範疇都是指大腸癌:「腸積」、「積聚」、「癥瘕」、「腸覃」、「腸風」、「髒毒」、「下痢」、「鎖肛痔」、「盤肛癰」等病。
大腸癌的六大病因與病機
中醫很著重癌症的內因,這些內因為癌症的形成提供了條件,加上飲食失調、起居不節、情志不調等外因,癌症就此而生。現在我們詳細看看三個內因與三個外因:
內因:
正氣虛弱:又即正氣不足。正氣可泛指整體抵抗力及臟腑生理功能情況。扶正氣常是中醫保健與治療的關鍵。
臟腑陰陽氣血失調,內生五邪:人體正氣不足,機體陰陽失調,引起內風、內寒、內濕、內燥、內火等五邪,就會引起氣滯、血瘀、痰凝、熱毒、濕聚等現象。簡單介紹這五邪如下:
i. 內風:病徵如手足震顫、頭搖昏仆、口眼歪斜、痊厥、抽搐、勁項強直、神志不 清、胡言亂語等,所謂「中風」就有這些現象。
ii. 內寒:病徵如怕冷、四肢不溫、筋脈拘攣、下利、胃脘冷痛、小便清長、舌潤
不渴、面色蒼白等。
iii. 內濕:內濕主要有兩方面表現:
1. 各組織器官中水分含量過多而出現的症狀,如肢體水腫、胸水、腹水、頭重 而沉、大便溏瀉、脘腹脹滿、舌苔厚膩等;
2. 體內黏膜細胞分泌的粘液過多,如婦女的白帶過多。
iv. 內燥:又稱為「津傷化燥」,產生原因是體內津液過度消耗,如大汗、劇烈頻繁的 嘔吐、腹瀉不止、大量失血等,造成體內津液的虧損,所引起的內燥,病徵 有皮膚乾燥無光澤,甚至皸裂、起白屑;乾咳無痰、咽干咽痛甚至咯血;胃 中飢餓但不欲食,舌面光紅無苔如鏡面;大便乾結、不易解出;鼻干痛、目 乾澀痛等。
v. 內火:可以是陽氣過盛化火、邪郁化火或陰虛火旺,體內一旦產生痰溼、瘀血或食 積等,也會導致體內陽氣鬱滯,氣機鬱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生熱化火。虛熱可 以有的病徵如:牙痛、咽痛、口唇舌乾燥、骨蒸顴紅等。
感受外邪:正氣與邪氣相對,正氣虛弱者,邪氣必強,或說易受外邪或易有邪毒入侵,以致邪留毒聚,瘀毒並存。所謂「邪氣」有六種,稱為「六邪」,就是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。春季多風病,夏季多暑病,長夏多濕病,秋季多燥病,冬季多寒病。六邪通常循肌膚組織間或口鼻等孔竅由外入內,古有「外感六淫」之稱。生物(細菌、病毒)、物理、化學等都可引起外邪。六邪入浸可相互轉化,例如寒邪深入體內可轉化為熱邪,暑濕積聚過多可轉化為燥邪。
2. 外因:
飲食失調:如過飽、太肥膩、高脂肪、高蛋白質、經常在外進吃、經常吃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、燒烤食物、加工食物、生冷食物、隔夜食物、嗜酒等,容易損害消化臟腑。偶爾才吃蔬菜水果以致濕熱蘊毒,下迫大腸,毒邪成癰而發為腸癌。不過,偏寒體質喝生果菜汁,使腸道氣血更加凝滯,腹腔的淋巴與血液也會因流速慢而變得黏稠異狀,中醫稱為「寒性水飲」,日久成毒,淋巴血液狀態讓組織細胞提供缺氧而癌變的條件,容易讓癌細胞經由這樣的途徑轉移到各臟腑。
起居不節:作息不律,不順著生理時鐘生活,大大影響臟腑排毒。晚上9點後,腦部的松果體開始分泌促進睡眠的褪黑激素,人會略感睏倦,宜調暗燈光,準備睡眠環境。晚上10點後,腸胃蠕動速度減慢,腸胃也和中央時鐘同步,準備休息,勿吃宵夜。促進睡眠的褪黑激素在黑暗中才會分泌足夠,因此開燈絕對是好眠的敵人。晚上11時宜已入睡,進行膽排毒。1時起進行肝排毒。3時起進行肺排毒。凌晨4:30體溫最低,必須關冷氣蓋好被。5時起進行大腸排毒,以致早上起來時要大便。
情志不調:情志指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這七情,此七情凡太過或不及都影響體內氣血運行及臟腑功能,加重脈絡阻塞,造成腫瘤的形成及發展。
大腸癌形成之前的總現象:脾虛失健運
中醫用「脾」與「胃」不會狹指這兩個器官本身,而是指與這兩個器官相關的整體消化系統之運作,胃裡頭就產生人的氣血津液,之後就會收藏在脾臟,而在收藏充足之後,亦會散佈給其他臟腑和上下周身去使用。脾虛可指脾自身的氣血津液收藏不足,也可指脾給其他地方的氣血津液散佈不足。脾的功能好的話,叫做「健運」,即運化功能健壯,使氣血生化之源十分充足。脾失健運,即脾的運化功能表現為失運、運遲,雖能進食,但運化功能滅退。以上所說的內因加外因,就是造成脾虛失健運的因素。
脾虛失健運後可有的後果——大腸癌的各種可能的辨證:
濕濁內生:即上文所說的「內生五邪」中的「內濕」。脾虛生濕,多因素體肥胖,痰濕過盛;或因恣食生冷,過食肥甘,內傷脾胃,致使脾失健運不能為胃行其津液,津液的輸布發生障礙所致。如是則水津不化,聚而成濕,停而為痰,留而為飲,積而成水。
濕熱薀結:脾失健運,水濕內生,郁而化熱,濕熱合邪,蘊毒下迫大腸,瘀毒蘊結於腸,熱傷腸絡,毒邪成癰,癥瘕積聚於大腸,就是西醫說的大腸癌。症狀為面色萎黃,氣短乏力,食欲不振,腹部隱痛,大便稀溏,便下膿血,里急後重。舌淡,苔黃膩,脈沉細或沉滑。治以清熱除濕,解毒攻堅。
氣滯血瘀:陰陽失調,七情鬱結,臟腑受損等原因,導致氣滯血瘀,久則成為「症瘕」,「積聚」。情志不遂,氣機鬱結,久則導致氣滯血瘀,或氣不布津,久則津凝為痰,血瘀、痰濁互結,漸而成塊,就是癌症。症狀包括:右脅疼痛較劇,如錐如刺,入夜更甚,甚至痛引肩背,右脅下結塊較大,質硬拒按,或同時見左脅下腫塊,面色萎黃而黯,倦怠乏力,脘腹脹滿,甚至腹脹大,皮色蒼黃,脈絡暴露,食欲不振,大便溏結不調,月經不調,舌質紫暗有瘀點瘀斑,脈弦澀。
瘀毒蘊結:症狀為煩熱口渴,腹痛拒按,痛如錐刺,便下膿血,發熱或不發熱。舌質紫黯有瘀點,舌苔薄黃,脈澀或細數。治以活血化瘀,清熱解毒通腑。
脾虛痰濕:症狀為面色萎黃,氣短乏力,食欲不振,腹部隱痛,大便稀溏,便下膿血,里急後重。舌淡,苔黃膩,脈沉細或沉滑。治以肝腎陰虛。
脾腎陽虛:症狀為面色萎黃,氣短乏力,食欲不振,腹部隱痛,大便稀溏,便下膿血,里急後重。舌淡,苔黃膩,脈沉細或沉滑。治以溫腎健脾,祛寒勝濕。
肝腎陰虛:症狀為頭暈目眩,腰腿酸軟,五心煩熱或潮熱盜汗,口渴咽干,大便燥結。舌紅,苔少或無苔,脈弦細或細數。治以滋養肝腎,養陰瀉火。
氣血雙虧:症狀為心悸氣短,面色不華,形體消瘦,少氣乏力,脫肛下墜,四肢虛腫。舌質淡,苔薄白,脈沉細。治以益氣補血,扶脾益腎。
正虛邪實:當癌瘤生於臟腑組織後,破壞其功能,耗損正氣以自養,所以患者常有不斷加劇的虛弱症候。晚期患者多為正虛邪實,正虛又以脾腎(氣)陽虛、氣血兩虛、肝腎陰虛多見。外感濕熱或脾胃損傷導致水濕內生,郁久化熱,是發病的重要原因,濕熱久羈,留連腸道,阻滯氣機,熱漸成毒,熱傷脈絡,致使氣滯、濕熱、毒聚、血瘀,在腸道結積成塊是發病的主要病機環節。治以補虛為主兼以解毒散結。
三期癌症的治療方向:
早期癌症:邪氣熾盛,正氣未傷,當以攻邪為先,採用清熱解毒、活血散瘀或除痰攻結藥物為主。
中期癌症:邪氣未減,正氣已傷,當以扶正攻邪兼施,採用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或除痰攻結藥物為主,適當結合扶正培本的藥物。
晚期癌症:邪氣不減,正氣虛弱,或放療、化療、手術之後,大邪已去,採用益氣養陰,補氣補血的藥物,適當配合攻邪的藥物。
Comments